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2012的博文

夜爬华山

图片
十一月八号晚上十点半多一点的时候开始爬。之前查过天气,不容乐观,我们还准备了伞。现在看来那时候最好是等第二夜再爬,也就是说九号夜里爬的话看到日出的希望更大一点。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的,一整夜都能看到满天的繁星,可是第二天早上就是看不到日出,谁会想到呢?我跟别人说,没看到日出,不过云海也相当漂亮!   那晚上也还算顺利,买门票的时候听到售票员"阿姨"说每次都这么幸运,刚好这么多票——好像是这么说的——不会每天还有限制门票的数量吧!刚开始爬当然很轻松了,我们边走边唱着歌,还用手电筒照旁边的山,在一个桥那里,我们还走下去看了看,水很清澈。走一段后我们就看到了山顶——或者是半山腰的路灯,银色的光,和星星混在一起,总给人一种感觉:我们将要攀登的山顶就在天上。   一路上的接待点很多,排着号,提供饮料水果食品什么的。十二点多的时候,我们又到了一处接待点,那儿的人建议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,说是到东峰太早的话,看日出太早而且还要挨冻。但我们不知道具体的路,也怕错过日出,于是就没在那儿停。其实中间歇的也不少,吃东西,喝水什么的。晚上爬看不到景,不过对于华山这么峻这么陡的山来说,看不见其实也有那么一点好处,不会害怕。大概早上五点的时候,我们到了东峰。山顶的风特别大,在通往鹞子翻身那条路上的那个旅馆,呆了有一个小时左右吧,顺便给我的手机也充了点电。我们准备的手电筒太少,刚开始爬的时候又浪费了太多电,于是我的手机就充当了手电筒。牌子上写着"日出时间:6:50",当时在那块等的人还不少,为什么不做成封闭式的小屋呢,那样就没人住你的旅馆,就挣不到钱了是不?风呼呼的挂着,老卤和希哥抱着竟然就睡着了。我被冻得没有一丝瞌睡。六点半多吧,我们就开始往观日台上登,虽然是冬天,但是看日出的人依然很多。天渐渐的亮了,背后的山显现了出来,前几天刚下完雪,山峰上的残雪依稀可见。东边出现了很多云,被风赶着向东北方向走。渐渐出现了两个亮点,没错,是两个,不是一个。有人说像是一个怪物的两只眼睛。慢慢的越来越亮,但就是看不到太阳!然后我们照相留念,再接着开始向南峰发起进攻!   去南峰的途中,还去南天门走了趟,那长空栈道真是怎一个险字了得!回来就后悔了,当时为什么不下去走一遭呢?此外还有几个景点也没有去,都包含在华山的门票里了,而且还有客车专门免费送。南峰上拍

开封菊展,龙亭里可爱的小花

图片

有所在乎,有所不在乎!

很久以前看过林语堂写的一篇文章,名字叫做《有所为有所不为》。记得当时看完之后觉得所言极是,虽然现在里边讲的是啥全忘记了。  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节选自《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》的文章,选的是作者费曼与他妻子一同与病魔抗争的故事。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,我先前也想过这个问题,于是看完这段文字马上就找来了这本书,把这一段又看了一遍。   不在乎别人怎么想,说的当然是某种特定的场合,某些特定的事物。对于该在乎的当然还要在乎,尤其是周围在乎我们的人,怎么样都不能不在乎吧!关键是对这个"别人"的理解。这些天发生了一些事让我觉得自己很是自作多情,或者说是自以为是。别人都不在乎的,我却去帮他们做,何必呢?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会不会在乎,你干嘛要帮人家在乎?   于是套用"有所为有所不为"这个题目写了这段字,提醒自己该在乎什么,不必在乎什么!

重读张爱玲的一本小说集

从学校图书馆借了本张爱玲的小说,书名用了其中一篇的名儿——花凋。高一的时候也看过一本张爱玲,与这本中的几篇是重复的。也许是那时候太年轻,看书太随意,好多现在看竟然都没有多少印象了。 觉得张的文字很有吸引力,常常是一看了开头就丢不下书,非得看完了这篇,了解了故事的结尾不行!看完后又常常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所惋惜。说实话,从借来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个星期了,但我还没有看完,剩下末尾的三篇。前面的几篇除了《倾城之恋》有一个美满的结尾外,其余几乎全是悲剧!像两炉沉香屑,像《茉莉香片》,《花凋》。说到《花凋》这篇,恰还我下本要看的书《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》里,费曼与艾莲也遇到了这种事,所不同的是一个抛弃了未婚妻,另一个则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未婚妻结婚,并且陪伴她走过最后的岁月。 看完《金锁记》,心情久久难以平静!七巧的娘家为了钱将七巧卖给人家做残疾人的妻子,在这个家里她得不到任何爱,虽然物质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,然而没有爱,她的心理只会越来越病态,最终逼死了两个儿媳妇,逼得女儿不敢出嫁。上一代两个家庭的一笔交易,破坏了下两代三个人的终生幸福! 还有那《心经》,记得高一看完后觉得不可思议,一个女儿怎么会和母亲抢父亲呢?看完《茉莉香片》,觉得最后一句看不懂:他跑不了,说柳传庆跑不了。这个孩子确实可怜!我想那言丹朱其实是不喜欢他的!我想他也一定是心理上患了严重的疾病,可惜心理学我一点都不懂! 如果这些故事由毕淑敏来讲的话,不知道她会怎么写。 人物关系方面,有时是不是写得太过简洁,或许是我理解能力太差,总得看来看去才能缕清那人物关系,比如那还没有看完的《相见欢》。《色・戒》只翻了翻,没有仔细看。

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——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

期末考试那几天抽空看的这本书,书中人物的姓名本来就不好记,又过了这些天我几乎都忘完了。 不过那一幕幕的悲剧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尼浩萨满毫无疑问是最悲剧的人物,为了救别人而失去自己的孩子,其中一个甚至还没有出生就没了。她的一个女儿也因此而逃出部落,直到母亲为祈雨力尽身亡的时候才回来参加她的葬礼。书中关于因果报应论的情节有很多,比如吃熊肉的马粪包乱扔熊骨被骨头卡住喉咙,阉割驯鹿的那个小孩子骑马时候遇到的不幸......除此之外还有些人物一出生就是悲剧,比如被遗弃然后被收养的那个汉族孩子,好像是叫马伊堪,得不到幸福,却还要想法子照顾剥夺自己幸福的人。 再有就是鄂温克族各种从未听说过的生活经历,比如夜晚去打野兽啊,训练老鹰帮自己报仇啊,躲避熊的追赶啊之类的。还有他们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部来自于大自然!充满了传奇色彩。这大多集中于整个故事的前半部分,读起来很吸引人! 在跋里边,作者写到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,是画家柳芭的自杀。书中的画家,在从小就生活的森林里住不惯了,觉得不方便。但在城市里她又觉得吵,画完尼浩萨满祈雨的画面之后,葬身于河流之中。刚看完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,为什么迟子建要把故事写得这么悲凉?后来想想,觉得住在原始丛林中的鄂温克族人生活本来就充满了艰辛。他们在这么多的艰难险阻中依然过得很从容,依然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...然而现代文明却要占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,运输木材的车一辆又一辆的开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,能够供他们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小!书中的陈述者,就是"我",选择继续住在森林中,如果是你,是我,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?这时我又想起了另一本书,梭罗在丛林中写得《瓦尔登湖》,在豆瓣上标记为在读已经那么长时间来了都没有看!

近段时间小结!

圣诞节班里互送礼物我收到的是孙同学送的一张贺卡,还有一个彩纸包装的纸盒。本来以为是点心什么的,打开后才发现是地球仪!这才想起贺卡上的那句话:愿你的足跡踏遍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!很有创意的礼物,而我的就差太多了,只是一个玩偶! 考试那几天趁着闲暇时间还看了一本书,迟子建的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。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,主要是冲着迟子建才看的。感觉这是一个接一个的悲剧。有空写个读后感。 昨天在紫荆山公园转了会儿,遇到一只很有意思的小鸟。当时他站在河的围栏上,颜色很艳,长长的嘴巴让我以为是一只啄木鸟。后来他扑到水面一下子就捉到了一只小鱼!然后又站在围栏上接着吃起来,吞咽的时候头一点一点的,尾巴也随着节奏一闪一闪!像是跳舞一样! 今天在二七广场那儿转了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