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2014的博文

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诗人

看了电影《死亡诗社》,又翻了翻罗宾·威廉姆斯的其他电影,发现小时候还看过他的《勇敢者的游戏》。后者不记得了,前者让我想到了好多,让我有写点东西的冲动。 原来罗宾是个喜剧演员,刚好我看过的这两部还都不是喜剧。关于《死亡诗社》的争论也是有的,比如知乎上有人认为剧中罗宾扮演的老师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,没有教会学生要热爱生命,珍惜生命,导致了尼尔的自杀等等。另一方反驳的说法也挺有道理。 其实这个老师所要达到的不就是这个目的吗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,而不是按照课本上的学,按照老师教授的背。正如在校园里走路的那段,所有的人刚开始都还有自己的走法,走着走着就开始有人打拍子了,慢慢到最后走路的几个人就步调一致开始齐步走了。老师告诉他们说为什么你们要从众呢,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呢。看过费曼的书《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看》,每次他不想做什么事,比如在马路边上烧烤,或者其他什么大部分人不会做的事的时候,妻子就会劝他说,你干嘛要在乎别人怎么看?当时也正是因为这句话,我找来了整本书,看完了费曼的其他故事。 有次在学校不记得因为什么事,一同学问我说你为嘛总和别人不一样,因为先前上网的一些个习惯和他也不一样,让他觉得别人都是那样子,你不用那个网站或者你不那样做就很奇怪。当时我是这么回答他的,我不是非要和别人不一样,我只是不喜欢和别人一样罢了……这两个还是有些区别的,不是吗? 也有人说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,基丁老师的去留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,我倒不这么想。我认为学校肯定容不下这个老师,因为他的方法和思想与当时的大环境格格不入!校长觉得只要这些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就行了,其他的完全没必要管,而基丁老师则是想教学生们欣赏诗歌的真正方法,还有生活的一些智慧,比如seize the day,珍惜时间。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,只要考试拿高分就行——这种应试的教育理论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不考试的就没有必要学,老师怎么讲得就怎么记。 电影中学生们问基丁老师,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教学,在这个地狱学校。他们甚至私下里把学校名字wellton叫做hellton. 老师回答说,因为我喜欢教学。个性十足,比如让学生们站在讲桌上体会不一样的视角,又比如让他们撕掉课本上他所不认同的章节言论。 王小波曾在一部小说中写到,诗人这个行当应该取消,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诗人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想到

胡适先生文章摘抄

偶然看到了胡适先生关于人生意义的评论,然后就找来了原文看,又买了《人生有何意义》这本书。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,有什么意义可说?生一个人与一只猫,一只狗,有什么分别?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,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。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,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。你若发愤振作起来,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,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,那么,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,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,生命无穷,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。 总之,生命本没有意义,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,他就有什么意义。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,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。… 听笑忘书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这段话——没,没想到答案,就不要寻找题目。也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,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去赋予它一个意义,让原本苍白的毫无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,无聊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。上一篇说到了涂子沛的《大数据》,只是随便写了两句,今天摘抄下里边看到的“差不多先生”。发现我原来就是一个差不多先生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? 提起此人,人人皆知,处处文明。他姓差,名不多,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。你一定见过他,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。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,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。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。他有一双眼睛,但看的不很清楚;有两只耳朵,但听的不很分明;有鼻子和嘴,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。他的脑子也不小,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,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。 他常常说:“凡事只要差不多,就好了。何必太精明呢?” …… 后来他在一个线铺里做伙计;他也会写,也会算,只是总不会精细。十字常常写成千字,千字常常写成十字。掌柜的很生气,常常骂他。他只是笑嘻嘻地陪小心道:“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,不是差不多吗?” 有一天,他为了一件紧要的事,要搭火车到上海去。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,迟了两分钟,火车已开走了。他白瞪着眼,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,摇摇头道:“只好明天再走了,今天走同明天走,也还差不多。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。八点三十分开,同八点三十二分开,不是差不多吗?”他一面说,一面慢慢地走回家,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。 …… 他死后,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,想得通;大家都

最近读得几本书

说说刚看完的几本书。 一本是《马桥词典》,讲方言的,中间夹叙讲述了几个人物之间的故事,人名就记住了一个,做会计工作的名叫复查。看得过程中也在想这样一个问题:这本书究竟算不算是小说呢?有的篇幅短到比一篇小小说都要短,有的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叙述,讲自己多年后回到马桥的见闻,回忆此时的马桥与多年前的差别。还有的则是直接出现了作者的名字,两个找工作的叫自己少功叔。其实什么文体无所谓,一点都不影响这本书的吸引力。 摘录一些有趣的段落故事。要劳动模范去开会的时候,大家一致"选举"干不了重活的那位,而能劳动的都还要继续劳动,不能耽误了生产。茹饭那一篇也很好笑,叔叔问侄子吃饭了没有,侄子竟然出乎意料地回答没茹,叔叔就问,到底茹了没有,茹了就是茹了,没茹就是没茹。侄子很不解,有点结巴地说,茹了。叔叔说,唉,我就知道你这家伙茹了偏要说没茹,没茹呢却偏要说茹了。侄子担着一担柴,本来累得够呛,听叔叔这样说就走了。 先前看过的有方言特色的书还有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好多陕西方言,让我看起来觉得很亲切。同样的有陕西作家贾平凹的《废都》,这本书我没看完,好像看了一半吧,看不下去了。这两本书不只是语言上有相同点,男主人公其实也挺像的……当然,我们的孙少平是好样的,值得钦佩的,不像庄之蝶,真是(此处作者删去二十多个字。) 再说说涂子沛的《大数据》。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好深奥,自己也不是学计算机的,她怎么会送这样一本书呢?看了看网上的书评好多都说这本书是标题党,还有的说法比较难听:挂羊头卖狗肉。有篇文章说如果名字改叫做美国的信息自由化之路会比较好。这里抛开这些不谈,只讲书的内容。涉及的范围挺广泛的,历史、政治、数据可视化,计算机方面的也有,作者显然是做足了准备。我看得是第二版,内容很新,向mooc中的coursera都有涉及,刚好那会儿爆出了棱镜门事件,斯诺登告诉我们其实这个社会真的就像是奥威尔笔下的那个社会:老大哥在盯着你! 最后还要谢谢送我这本书的林妹妹,谢谢你!

读莫言的《十三步》

《十三步》是我看的第一部莫言的作品。 先前看过一些短篇,比如想得起来的《苍蝇·门牙》,《马说》——不确定搜了一下,原来是《马语》,对,马说是韩愈的……当然,这两部短篇的大概内容都已经记不得了,只清楚的记得当时《马语》一点都看不懂。不过《十三步》这个故事倒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虽然开头就让我觉得很乱,人称都一直换来换去!接着就觉得很荒诞,很变态。 莫言的《檀香刑》这本书,几乎可以说有一个通用的介绍“版本”,其中有这样一句话:作者用公然炫技的“凤头——猪肚——豹尾”的结构模式……在《十三步》这本书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底之深,简直可以说是玩弄文字,但又绝不是文字游戏。 在这里做一小段摘抄:屠小英的脸由白转红、由红变紫、由紫换青,青里泛出白。想哭想笑想骂想叫想打想闹想蹦想跳想撞墙想上吊。 书中还有很多让人看起来会晕的地方,比如把之前某人做过的事又重复得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,如:屠小英冲进烈火中抢救国家财产,不幸牺牲。而书中还有一个人也是救火女英雄,在这个段落之前。当时我想,也许莫言就是想用这样的写法来表达在那个荒诞的世界中,多么荒诞的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,是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的。因而人称用你、我、他或者她又有什么区别呢?比如物理老师在殡仪馆的冰柜中活过来以后,这个世界却再也容不下他。我一直觉得那个世界就是文革时候的中国。书中的笼中人究竟是谁也一直让我好奇,不断地吃粉笔,不停地回忆到各种气味。 虽然我还没有看过《檀香刑》,虽然好多人说十三步不如檀香刑,但我还是想说十三步这个故事还是值得一读的!